再有一個多月,高考生們就將進入高考這一重要戰場,“千軍萬馬過獨木橋”,只為爭取到那一封大學錄取通知書,但這,真的是踏上成功之路了嗎?
眾所周知,現在進入大學其實是冒著“后退”的風險的!國內大學普遍存在理論研究能力不足,實踐操作技能也不夠,甚至一些本科生畢業后在職場還不如一些職校生受企業歡迎。究其原因,職校生所學偏重實踐能力,而理論課程也沒有落下,甫一到工作崗位基本就能上手,受到企業歡迎也不例外了。
沒上大學 這類人卻頗受企業歡迎
近幾年,許多院校熱衷于學院變大學、特色變綜合,并模仿“綜合大學”的成功經驗來規劃學校的發展。比如盲目設置中文、會計、經濟管理、工商管理等常見專業,大量從事“偽精英教育”。而這,與社會實際需求嚴重脫節。
在中國現代化建設快速發展的今天,像魯班一樣的大國工匠,是建設制造業強國堅實的人才基座,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,因此,培養魯班一樣的“大國工匠”成了施政所向。在2016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提出2020年我國將形成具有中國特色、世界水平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,高等職業教育規模占高等教育一半以上,引導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類型高校轉型。究其原因,中國更需要職業教育培養高技術水平、能動性強和具有創新能力的技能人才。
河南新華電腦學院學生參與項目實訓
時代需要升級版的“大國工匠”,因此職業學校需要在繼承傳統工匠精神基礎上,滿足時代需求,加入時代內涵,比如創新精神、科技手段的運用等,通過創新技術,來提升技術水平。這就對職業學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需要在技能型人才的提質升級上下功夫。比如說專注互聯網教育的河南新華電腦學院不僅在深入調研“互聯網+”時代需求的基礎上開設了互聯網相關的專業,開展校企合作培養實戰人才,更打造了互聯網高科技體驗廳,并且將AR、VR等高新技術引入教學,讓同學們多方位、多角度地參與到互聯網產品及應用的學習和開發上,培養具備新視野、新知識、新技術和新技能的“四新人才”。
河南新華電腦學院學生在校體驗互聯網高科技設備
“中國智造”需要魯班一樣的大國工匠,而大國工匠離不開職業教育,相信,眾多高考生加入職業教育這個搖籃里茁壯成長后,將會成為“中國智造”的穩固基石。